英才館沿革

英才劍道館的發展正如其名,作育無數劍道人才,而道館的館址也迫於現實的無奈,一而再,再而三的遷址,如今正式遷館至大雅,繼續為劍道發展而努力。

建館始末

英才館始建於1987年當初基於提倡劍道運動,強健國人體魄的理念,謝謙炳先生(已故謝國鎮老師的父親)慷慨捐出70坪土地,館址位於篤行國小對面巷子,由陳東軒、黃玉帛、張淵源、林維順、洪丁圍、謝國鎮、劉邦憲、張兆政等先生籌資興建,並命名為英才館以喻造化英才之意。

1994年6月該館因馬路拓寬被迫遷址至霧峰五福西路288號(此處為已故謝國鎮老師大哥謝國靖所有),而重建事宜則於四月份先行動工。工程方面,由於副館主張淵源先生本身從事建築事業,所以有關設計施工,全部自行發落,建材方面為維護舊觀,諸如地板、匾額都儘量予以保留,尤其是謝館主最引以為豪的「武松窗」,這是來自日本電影的靈感,它具備了遮陽、安全、不易損壞的優點,是國內絕無僅有,也都依照原樣重新裝上。

僅管如此,由於新館面積較舊館為大,所以在經費上仍較舊館膨脹了一倍高達120萬元。所幸館友們同心協力,下班後每個人都來幫,從舖設木板地,到牆面粉刷,事無論大小,都是全員參與,像母親孕育一個新生命般,新館就這樣點點滴滴累積而成,所以道館的落成,對每一個英才館成員而言,感受也就格外的深刻。新館土地由謝國靖先生無償提供,資金仍由原創委員及新委員:謝國靖、林銘杰、謝國周、廖文山、張瑞昌、李德川、陳啟佑等集資合建。

2000年開始,陳啟佑老師感受到道館必須注入新血輪,獲得道館老師支持,開始招新生並且接送學生上課。先到鄰近的溪南國中上暑期劍道營,而後陸續在各個學校擔任劍道社團教練,再介紹有興趣的學生到道館來。這樣經過一段時間,學生人數慢慢增加,已故謝國鎮老師於是加入訓練學生的工作。有了謝老師的加入,不但新生、舊生可以分開練習,而謝老師豐富的比賽經驗及技巧也一一敎授給學生們。

2006年在市政路656號增加英才館市政道場,此時英才館學員可同時於兩道館訓練與練習。

2010年5月25日謝老師再無預警之下心肌梗塞突然去世,霧峰本館由其大哥收回,而市政館也因租約到期,讓陳教練開始尋找新館址。幸運的是在大雅找到環境清幽,交通方便的新館址,也將於99年11月28日舉辦正式啟用儀式,讓薪火繼續相傳。